2021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進階課程

課程報名連結

農糧署為推動農產品生產到初級加工一元化管理制度,並協助農民及農民團體取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委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辦理「農產加工危害管制及相關法規實務」及「原料保藏及初級加工作業實務」課程之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完成課程並通過資格考核後,始具備申請「農糧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資格。

2021年度,為幫助農友更能善用基礎知識、活用加工技術,以及瞭解實務端的運作,並考量消費市場需求,讓自己的加工產品做出商品差異化,農糧署委託農村發展基金會舉辦進階課程。

課程將著重特色加值、危害管制、市場行銷三大面向,並搭配實作教學課程;融入「乾燥、粉碎、碾製、焙炒」四種加工手法,加上常見的加工原物料,設計2大類課程:蔬果特色加工、保存與加值行銷、雜糧及特用作物特色加工、保存與加值行銷。

2020 臺灣農村發展觀察年報

2020 臺灣農村發展觀察年報下載:https://reurl.cc/Q7bqao

臺灣的國土面積中,有87%是農漁村和原住民鄉的分布範圍,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優美的地景,但同時也面臨農業產銷和人口流失的挑戰。如何為臺灣的農村找到新的發展策略,不只需要更多人一起貢獻心力,也需要有能協助大家釐清農村樣貌的資訊,從中分析公、私部門可以一起努力的機會和方法。因此,農村發展基金會提出編撰「臺灣農村發展觀察年報」的構想,並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支持與協助,希望透過這些資訊的彙整,拓展共同認識農村、討論農村發展的機會。

本年度的年報共分為三個單位,包括人地產基礎數據資料、關鍵政策介紹,以及案例分析。人口、土地、產業,是討論農村發展最根本的資訊,但也因各單位權責和政策推動需求的差異,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分散在各個統計資料庫中。透過數據的彙整呈現,能夠讓我們以較為宏觀的視角來認識各地農村的概況,並掌握人口結構、土地使用和產業運作的連動性,讓未來的農村發展政策規劃可以有更完整的考量。

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村發展也受益於各部會的施政規劃。瞭解農政單位和其他部會的農村發展政策,並討論其中的異同和影響,可以讓我們未來在進行農村發展策略規劃時,更清楚知道有哪些政策資源可以相互整合並加以善用。當前正值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創生」和「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政策,前者針對農村的人口策略,後者則嘗試提出全方位的發展計畫,如能掌握這兩者之間的推動模式,將有助於農村發展工作串聯合適的政策資源。

從國際趨勢來看,農村發展要基於在地資源,也要妥善連結外在力量。網絡化的農村發展策略,將是未來農村開拓發展機會的重要模式。連結,讓農村的資源有機會創造更高的價值。如何以農村的內外連結突破發展瓶頸,可以從案例討論中獲得啟發並累積經驗。藉由宜蘭深溝村的新農群聚、雲林龍潭村的參與共好、高雄茄萣的生態觀光等案例,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以網絡化發展創造農村價值的可能性。

能夠完成此一年報,特別要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支持與指導,以及農委會企劃處、農糧署、漁業署、畜牧處、林務局、農村再生基金辦公室等單位的費心協助。諸多參與座談並分享寶貴見解的專家,更是讓原本未臻成熟的內容,得以有機會修改完備,提高年報的參考價值。作為第一次針對臺灣農村發展樣貌進行資訊彙整與討論的報告,我們深知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期許未來能夠邀請更多關心臺灣農村的研究者與工作者共同參與,讓我們一起思考臺灣農村的未來,探索臺灣農村發展的可能性。

【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新聞稿】 國內年輕族群水果加工品消費行為調查

年輕人最愛買果汁,購買最注重品質,實體通路仍是主要購買管道!

    台灣是水果王國,但國內年輕族群究竟喜歡什麼樣的水果加工產品呢?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與威勝顧問有限公司合作,首度針對居住在六都、18到35歲的1068位年輕人進行市場調查,發現果汁(37.8%)與果乾(22.3%)是年輕人最喜歡購買的水果加工產品,而品質(39.2%)與價格(29.8%)是其購買水果加工產品最主要的考量因素。雖然年輕人較其他年齡族群更習慣網購,但調查指出,實體通路(量販店、大賣場、超市、超商、水果攤/店)(82.4%)是年輕人購買水果加工品的主要管道,遠高於網路電商的8.7%。

年輕人以果汁來代替吃水果 品質與價格是主要考量

    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8到35歲的年輕族群購買水果加工產品主要目的是自用(91.3%),遠高於送禮(8.7%),偏好的水果加工產品以果汁居多(37.8%),其次依序為果乾(22.3%)、水果茶(16.5%)、水果醋(10.2%)、水果酒(6.6%)、果醬(5.8%)以及其他產品(0.7%,例如果凍)。經過訪談後發現,生鮮水果價格高且後續處理繁瑣,而果汁容易買到(例如便利超商、超市、手搖飲店)、方便食用、相對便宜且仍具營養價值,是取代生鮮水果的好方式,所以是年輕人最常購買的水果加工產品。

    在購買的考量因素上,產品品質(39.2%)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為價格(29.8%)、食用方便性(14.4%)、營養(9%)、外觀包裝(3.7%)和其他(3.8%,例如是否美味好吃、個人是否喜歡、是否有獨特性等)。雖然許多農民或農產品生產單位愈來愈重視產品包裝設計,但年輕人認為送禮的水果加工品才需要看外觀包裝,自用時主要看品質、價格以及食用方便性,三者合計超過83%。

實體通路仍是主要購買管道 

    年輕族群購買的通路以量販店/大賣場居多(26.8%),其次依序為超市(20.7%)、便利超商(19.6%)、路邊水果攤(店)(15.3%)、網路電商(8.7%)、直接跟農民買(6.6%)以及其他(2.3%,如專賣店、百貨、學生餐廳等)。訪談結果顯示,實體通路的營業地點與時間固定清楚,水果加工產品種類多、能提供充足選擇。相對地,網路電商無法看到與聞到實際產品,加上無法確認網購宅配的運輸品質,且需額外支付運費,要達到免運團購的金額門檻也高,所以不是年輕人的首選購買通路。

    但另一方面,年輕人取得國產水果加工產品相關資訊的管道,則以實體通路(便利超商、超市、量販店、大賣場等,佔50.5%)和網路媒體(31.3%)為主,若加計電商平台(6.4%),則網路行銷的影響力確實值得重視。其他資訊來源包括農民(5.1%)、傳統媒體(電視、報紙、雜誌、廣播電台等,4.6%)以及其他(2.2%,例如農會、親友推薦等)。因此,對年輕族群進行水果加工產品行銷,可同時在實體零售通路及網路媒體下功夫,但傳統媒體對年輕人效果較差,並不建議作為優先投入行銷資源的選項。

    至於國產與進口水果加工產品的比較,國內年輕族群較常購買國產水果加工產品(86.3%)更甚於進口水果加工產品(13.7%),認為國產水果加工產品(87.2%)較進口水果加工產品(12.8%)整體品質好,也偏好選擇國產水果加工產品(85.7%)更甚於進口水果加工產品(14.3%)做為送禮使用。此外國內年輕族群每個月平均用在購買國產水果加工產品的金額以500元以下最多(75.8%),其次是501元到1000元(19.9%),兩者合計占比超過95%,1001元以上僅占4.2%。綜合來看,國內年輕族群每月購買國產水果加工產品的預算不高,但無論在產品品質認知或購買偏好上,都對國內水果加工產品有更高的支持度與購買意願,值得國內農友與農產品生產單位持續開發。

瞭解年輕人的需求 擬定精準產銷策略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蔡復進表示,年輕族群對國內農產品的消費行為常被忽視,但如能多花心力加以了解其購買行為和消費認知,將有助於農產單位未來進行精準行銷。在本次調查中所進行的焦點團體訪談,參加者即指出不是所有水果加工產品年輕人都能接受,因此在行銷時必須多加了解年輕人喜歡的口味與產品。而目前農產品網路電商平台大多不是年輕人慣用的電商平台,在年輕人圈子裡知名度不高,因此必須兼顧產品和行銷策略的改變,才能打動更多年輕族群。

    威勝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蘇登呼進一步說明,農友習慣從自己跟顧客的互動經驗去推斷消費者的喜好,但這種僅憑個人經驗的觀察,容易受樣本數不足而流於片面的詮釋。此次對國內年輕人水果加工產品消費行為的調查,可填補過去市場資訊的不足,可以協助農友更有系統地全面了解年輕消費者的偏好,作為未來改善水果加工產品產銷策略的依據。

    本次問卷調查時間為109年10月28日到12月3日,以網路問卷調查形式進行,採用判斷抽樣加配額抽樣方式進行抽樣調查。判斷抽樣是指六都消費者平均消費能力較其他縣市高,因此調查居住在國內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18到35歲且最近半年曾經購買過水果加工產品者的年輕族群,如此可以調查其水果加工產品的消費經驗。另外也根據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109年9月底六都各自人口佔六都總人口比例進行配額抽樣,最後取得台北市170份樣本、新北市263份樣本、桃園市148份樣本、台中市184份樣本、台南市122份樣本以及高雄市181份樣本,合計1068份樣本。問卷樣本中,女性占66.9%,男性占33.1%;18到22歲占39.9%,23到26歲占26%,27到30歲占12.6%,31到35歲占21.4%;月收入低於20000元占49.3%,20001到40000元占34.7%,40001元以上占15.9%。

臺灣水果加工產品消費者購買意向調查報告全文連結

沿海社區受氣候影響之調適經驗交流會

⭐會議記錄請參閱:20201028 社區調適交流會 會議紀錄

【沿海社區受氣候影響之調適經驗交流會】

■ 時間:10月28日(三) 下午13:00-17:00
■ 地點:嘉義市文創園區 O棟 一樓展覽室(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6號)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
■ 補助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高溫、暴雨、淹水、乾旱…氣候與環境的變化,牽動著沿海聚落的產業與生活。
社區如何透過調整產業模式、建立防災機制等自主調適行動,強化自身韌性,為社區發展找到新方向?本次交流會邀請災防中心研究員、以及四個台灣西部沿海的社區,談談如何以在地智慧化危機為轉機。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劉怡君副研究員
?桃園市觀音區樹林里 吳進昌里長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社區發展協會 林珮甄專案經理
?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的吳淑芳總幹事
?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陳錦超醫師/前理事長

2020 慶尚南道社會創新國際論壇 摘記

2020 慶尚南道社會創新國際論壇
http://www.gyeongnam.go.kr/gnsiforum/index.gyeong?contentsSid=3981

2019年10月,經由一位在台灣從事韓語翻譯的朋友引薦,農村發展基金會接到韓國慶尚南道政府的邀請,參加2020年1月9-10日在南韓昌原市昌原會展中心(Changwon Exhibition Convention Center, CECO)舉辦的「2020 慶尚南道社會創新國際論壇」(2020 Gyeongnam Social Innovation Global Forum),在「青年創新」場次分享台灣的地方創生政策和青年世代的返鄉創生案例。

本次國際論壇是由位於韓國南側的慶尚南道(省級)政府所主辦。慶尚南道地區近年正面臨傳統重工業轉型與人口減少危機,有積極推動都市再生與區域再發展的需求,因而希望透過國際的都市再發展與社會創新經驗,提供慶尚南道政府在推動社會創新方面有更多的啟發與討論。

此次國際論壇安排為兩天議程,第一天下午由瑞典馬默爾、美國波特蘭,以及西班牙畢爾包三個城市的市長分享其經驗、觀點與建議,並由慶尚南道省長介紹地方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條件,以及目前的政策規劃主軸。第二天分為青年發展、產業遺產活化、大學角色、社會創業等四個場次,分別邀請國際和韓國在地的學研法人單位,分享其經驗與觀點。

由於此次是慶尚南道地一次籌辦社會創新議題的國際論壇,因此在相關議程與行政安排接待上都非常細緻且高規格,各天的午餐與晚宴分別由慶尚南道與論壇會場所在的昌原市政府提供接待,各政府也都派出一級主管作陪。

1月8

抵達釜山的第一天晚上,由昌原大學(Ch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社會系的諸位教授作東,宴請幾位較早抵達的分享者一同交流,包括香港東華學院的Albert Teo教授、擁有美國波特蘭都市營造經驗的日本專家Mitsuhiro Yamazaki,來自瑞典Malmo曾擔任20餘年的記者和前市政顧問、目前開設社會創新顧問公司的Bjarne Stenquist。

與會的昌原大學6位教授,包括社會學、國際關係、勞動法等領域,大家都關心社會與勞動條件的課題,目前則是共同參與昌原大學的社會創新專案計畫,希望將此一議題與社會勞動條件和家戶收入的問題加以連結,因此也共同參與舉辦此次的社會創新國際論壇籌備活動。晚宴交流中,大家提及釜山所面臨的轉型問題,包括重要造船產業沒落、船廠關閉後的失業、人口流失、大型投資不足等。但引發更多討論的,仍是對於整體國家治理的焦慮,包括領導者的能力與態度、國家黨派政治的鬥爭與腐敗問題。

瑞典的Mr. Bjarne特別提及,當前各國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且艱難,有許多重大的挑戰都在同時發生,包括氣候變遷、金融風暴、人口結構、環境衰退、產業不足、政治治理能力下降等,而新興的數位經濟、資料經濟等趨勢,雖然是重要的科技工具,但卻未必能馬上變成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另一方面,各國內的社會氣氛,包括從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遺留至今的政治遺緒和意識形態等,都仍與現在的社會運作交錯運作,也讓治理決策更為不易。如何面對包容式的民主和獨立自主之間的抉擇,同時在許多國家中發生。歐洲大陸在跨國移工、難民收容,以及英國脫歐中的挑戰,都為這個世紀拋出許多難題。此外,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將會越來越嚴峻,但各國在這個議題上仍謹守自己的政策議程,缺乏可以產生實質效果的跨國合作策略,也讓未來的環境生態問題更加備受挑戰。

Mr. Mitsuhiro從早年在美國留學,到後來參與波特蘭和一些美國城市規劃工作,2017年搬回日本東京自己開設公司從事經濟發展顧問工作。他認為當前各國所面臨的挑戰其實跟過去的發展經驗,既有雷同之處,但也有不同的脈絡。特別是發展的週期總是好壞相隨,前一世代的人正好處於從谷底而往上攀升,生活越來越好的階段,但當前世代的人則是出生於高峰持平階段卻開始要走下坡的狀況,因此世代之間的經驗不能一概而論。但當代的優勢在於前階段所遺留下來的各種新工具和制度,已經讓這個世代的人有較高的發展起步位置,包括對於各種知識的取得能力、物質條件的改善等。只是這些條件卻也同時面臨長期的世代資源分配不均,跨世代間對於資源掌握與使用的權力相當不同,所以更需要透過公共政策來促成改變並支持年輕世代的創新行動。

香港的Albert Teo教授,在移居香港前曾於新加坡大學工作31年,後來應天主感召而在兩年前移居香港從事教育工作,因為反送中運動的崛起而瞭解天主所賦予的使命,因此也在大學中從事支持抗議運動的工作。儘管香港的社會民眾已經有越來越多支持反抗運動的趨勢(拜大家都飽受催淚瓦斯之苦所賜),但從香港的政治制度來看,要重返民主治理的希望不大,因為民選的議員權限僅能涉及香港在地的社區公共事務,對於整體的特區治理沒有太多參與權。而特首仍是由北京當局透過制度過程指派任命,很難脫離北京施政的指揮和意志。

1月9日

儘管議程是從下午才開始,但中午就已經有由省長的午宴和開幕午茶活動。前者是由省長招待與會分享者,說明舉辦此次國際論壇的緣由,以及慶尚南道的再發展構想,後者則是與會者互動交流時間,相互簡要交流彼此參與此次論壇的原因和分享主題。

議程的第一場次是由受邀而來的三位市長和慶尚南道市長個別介紹各城市的發展經驗。


(慶尚南道省長金慶洙進行論壇開幕致詞)


(與會的各城市市長與慶尚南道省長共同進行討論交流)

來自瑞典Malmö的前市長Ilmar Reepalu,從Malmö以位於瑞典南側海岸的小鎮,逐漸發展成為有造船引領的重工業之城,再隨著製造業成本的提升,企業因為成本增加而關廠,因而引發城鎮轉型的需求與壓力。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夠長期引領和真正落實地方轉型的發展策略,首長能否有足夠的任期時間是重要因素之一。而重新塑造Malmö發展契機的關鍵思維,在於如何使Malmö具備「北歐優良群聚之地」的認知。除此之外,隨著世界各國對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重視,也應該被放入再發展的議程之中,如何尋找永續的創新發展策略,因此成為Malmö的再發展主軸。其三是透過與丹麥哥本哈根都會區的連結,特別是在跨海大橋完成之後,使Malmö具有更大的發展腹地與區域資本,進而影響都市規劃的空間配置和產業結構。其中,接合歐盟的智慧城市發展計畫,在Malmö地區推動智慧節能建築、資源循環利用、蒐集有機廚餘進行發熱,以及創造以公共運輸為主的友善城市等,都是Malmö努力的發展計畫。而發展除了需要創新政策計畫外,也需要人力。Malmö努力爭取在市中心建設新的大學,不只可以帶來年輕的人潮、改變城市的意象與活動文化,也是尋求Malmö可以長期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工作。


(Portland的前市長Samuel Adams分享經驗)

來自美國西岸Portland的前市長Samuel Adams強調,城市的創新發展有很多可能性與推動模式,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可以聘用到很棒的人才來進行策略規劃與落實政策。Samuel Adams認為波特蘭的創新再發展經驗中,有四項可以作為其他城市參照的課題:邀請城市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創意和監督市政成效、鼓動社區共同參與並從中養成積極從事創新活動的決心、設定良好的基準線和目標、同時採用目標與區域導向的兩種方法。波特蘭所隸屬的Oregon,早期是以木業、漁業、農業為主,後來隨著各一級產業的衰退,而逐漸轉型走向製造業、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並因位於矽谷外圍的產業群聚而吸引周邊的配套製造業和服務產業聚集,獲得矽森林(Silicone Forest)之稱。然而,這種以大型企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後也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伴隨許多大型產業的關廠也出現相剛高的失業率,因此需要市政府盡速採取對策行動。

波特蘭因而提出新的「波特蘭計畫」(Portland Plan)、「氣候因應行動計畫」(Climate Act Plan),和重新擬定已經有16年沒更新的「經濟發展計畫」(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其中,在「波特蘭計畫」(Portland Plan)中,採行的是橫向串聯與層級整合並行的模式,橫向串聯是依造策略主題的推動需求,將涉及的各種利害關係人整合起來,共同討論和落實行動方案。層級整合則是將與波特蘭市政推動有關的26個不同政府機構加以納入行動平台,建立明確的協商和執行機制。除此之外,也要求市府同仁將波特蘭市政發展的目標與策略成效,轉化為民眾易懂的圖表,方便民眾檢視施政的成效並共同參與。「氣候因應行動計畫」以提供綠能永續的基礎建設、鼓勵民眾採用大眾運輸,以及開發在地的創新綠色經濟為主。但更重要的是搭配鄰里尺度的都市再發展與土地空間使用計畫,鼓勵與支持鄰里事業、支持小型與創新的經濟活動為永續發展的基礎。在此原則下,主要的目標產業包括:金屬與機械產業、戶外活動服飾、綠色城市、科技與媒體產業的軟體服務等。


(Bilbao副市長Gotzone Sagardui分享經驗)

來自西班牙北側著名自治區Basque的Bilbao副市長Gotzone Sagardui,強調都市發展必須有扎實的民眾參與和認同。由於Basque地區是西班牙非常知名的民族自決與自治區,城市內部的社群凝聚和認同相當高,因此在城市創新發展策略上也特別強調鼓動民眾的行動力與認同。畢爾包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雖然來自古根漢博物館在此設立,但更重要的其實是長期以來地方民眾的共同努力,以及市政府對於各項基礎設施的改善與投資。如果單純只看到古根漢博物館在此設立,卻沒有注意到畢爾包市政府對於周邊河流和市政環境的整頓,顯然是忽略更重要的工作。而民眾的參與是促成市府工作以及帶動社會整體氣氛改變、鼓動社會積極從事創新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因此,任何一個想要推動社會創新的城市,都應該注重民眾參與的重要性。

地主國韓國慶尚南道(Gyeongsangnam-do)的省長金慶洙(Kim Kyung Soo)介紹慶尚南道的基本條件和發展轉型政策現況。慶尚南道面積10,540平方公里,約占南韓的10.5%,人口344萬人,為南韓第四大省,轄內包含18個城市,並以礦產和製造業為主,服務業居次,公共行政與財務,以及其他零售和不動產活動排第三。慶尚南道從1970年代在自由貿易出口區的國營產業中,歷經1980年代的石油危機衝擊,並在1990年代的重新進入高成長期。但整體的產業經濟在2010年之後面臨急遽的成長停滯與衰退,特別是機械製造業競爭力減弱,造船產業式微,也使慶尚南道面臨失業和經濟衰退等問題,與此同時則是自我雇用的經濟活動增多。

為此,慶尚南道的區域創新政策中,提出三大因應主軸:復甦製造業的經濟創新、以青年人才和都市再生為基礎的社會創新,以及鼓勵多核心的整合發展策略,並以市民領導、政府支持的方式來推動慶尚南道的區域創新發展策略(韓國區域均衡發展計畫2.0)。在製造業方面,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智慧創新製造、智慧工廠、智慧產業園區等;在社會創新方面,從自治與合作邁向社會價值的創造與市民自治能量的提升,並支持年輕世代的政策參與決策和夥伴關係,提供年輕世代更友善的創新創業支持體系,以及試行鼓勵年輕世代返回農村農業的活動;在區域創新方面,搭建平台來培育人才、創造區域合作,包含地方政府、大專院校、企業,以及研究法人機構等共同合作,從事航空、造船、智慧機械、生技醫藥等產業發展。而在空間發展上,則是透過都市再生計畫,將舊有的港邊船務區域轉變為產學合作園區,推動Tongyeong再生園區計畫。藉由上述各項計畫的推動,將慶尚南道打造為南韓南部的巨型城市平台(Megacity Platform)。

1月10日

第二天的議程分為上午、下午各兩個場次,上午為青年創新與產業空間活化;下午則為大學角色和社會創投。

農村發展基金會此次受邀參與的是「青年創新」的場次,分享台灣的地方創生政策推動脈絡和農村青年世代的返鄉經驗。青年創新的場次同時還有曾任職波特蘭市政顧問的日本專家Mitsuhiro Yamazaki,以及韓國創意經濟創新中心的執行長Han Jong Ho。


(日本專家Mitsuhiro Yamazaki分享經驗)

Mitsuhiro分享其協助波特蘭市的再造策略規劃,認為波特蘭的發展也是許多城市發展的縮影,從原本大面積的自然環境中建立起人造都市,但也因此產生環境永續發展的危機,而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如何與環境共存、讓居民可以共同想像與實現永續發展。為此,波特蘭以友善環境和宜居城市為主軸,翻轉過去以重工業為主的汙染問題,透過市中心土地住商混合使用和友善環境的大眾運輸,引導社區共同參與都市設計規劃,創造出更多友善生活行為的小街廓活動空間,讓活動帶動地區的商業活絡,以及支持小型的年輕創新活動在此聚集發生。另一方面則是與大學合作,培育在地的人才來共同參與生活品質改善的創新活動,為長久的都市更新發展培育土壤與根系,讓社區民眾願意提出更多的好構想,同時也有可以實踐的機會。

農村發展基金會所分享的內容,則是從台灣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人口問題,地方創生政策內容為基礎,銜接三個青年返鄉案例經驗(賴青松穀東俱樂部和慢島生活公司、何培鈞竹山天空的院子和小鎮文創、掀海風的掀冊店和海風祭),以台灣青年返鄉的浪潮與特色,進一步歸納地方創生的政策支持需求架構(簡報內容請按此連結)。


(江原創意經濟創新中心執行長Han Jong Ho分享經驗)

韓國江原(Cangwon)創意經濟創新中心執行長Han Jong Ho以地方創意和美學創造為主題,分享在人口流失的農村地區,地方的年輕世代如何透過創意行銷、廣告設計、美學開發等活動,一方面成為年輕世代的返鄉活動內容,一方面也重建地方的發展意象,進而為地方創造不同的空間認知,吸引更多人前來。這些過程顯示,地方的人力資本培養、結合地方學院的人才培力和社區座談活動,以及透過人才再造地方認知與認同,是地方能否獲得再發展動能的根基。股動地方參與和建立人才培力系統,支持地方創意人才的在地融合與協助,應該被視為地方創新發展的政策重點。

下午的場次為大學的角色以及社會創新。由於大學角色的場次分享者為日本和韓國籍,不提供英語翻譯,因此只能參加社會創新的場次。社會創新的場次分別由目前於香港東華學院任教的Albert Teo教授、韓國Ashoka執行長Lee Hye Young,和南韓企業與社會創新中心專案經理Choi Eun Jeong分享南韓的推動經驗。Albert Teo教授認為社會創新帶動社會改變,是由「邏輯模式」(Logic Model)和「變遷理論」(Theory of Change)的結合所促成,前者引導的是如何從界定社區命題推演到採取行動的需求,並以「社區需求的排序」(而非僅是單純的社區需求)來界定外來組織者或資源團體的介入議題。後者則是強調變遷如何立基於社區特質,特別是以社區資產為基礎的社區發展模式(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避免讓社區只是關注自己的不足,或是僅以向外爭取資源為行動目標,而是改以看見社區的特殊條件與資產,以創新方式來重新評估既有資產和可能行動,並讓社區發展可以更加基於在地的行動能量,在社區發展的同時也建立地方自己的行動能力。


(香港東華學院任教的Albert Teo教授分享經驗)

韓國Ashoka執行長Lee Hye Young分享Ashoka在韓國的運作現況。Ashoka是一個跨國型的組織,主要目標是連結與支持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個人行動者,希望藉此深化社會體系的創業競爭精神,從而使創新活動成為改善社區與社會的基礎。Lee Hye Young提到社會改變需要系統性的支持,也提到哈佛大學和全球知名人士對於社會創新的重視,分別於各國鼓勵和支持社區改變行動,例如西班牙的生活實驗室、巴西聖保羅的綠色交通、美國的遊民扶貧,以及英國的社區可食地景等。這些社會創新活動,不約而同都強調:同理心、有能力的改變者、系統制度建立而不是一時的服務、以及採取跨團體的團隊行動等。

南韓企業與社會創新中心專案經理Choi Eun Jeong以他們在韓國群山市(Gunsan)的行動經驗為例,認為社會創新不能不考慮如何與商業活動的邏輯產生接合,特別是從商業生態系的概念中,持續擴張利害關係人,引入不同的行動者、技能和網絡,才能真正讓社會創新的影響力和實踐成效擴大。南韓的企業與社會創新活動從1970年代以來歷經三個階段的轉變,在1970年代強調對於社會弱勢的照護和服務,2010年後則強調社會創新與商業活動的結合,2016年之後更加著重社區與社會動能的培力和網絡連結。以群山市為例,其在當地所推動的時間銀行,結合社區貨幣和社區培力的概念,透過另一種經濟循環體系的運作,可以一方面減少外在貨幣體系所帶來的動盪,另一方面又透過內部的動能循環支持更多的在地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與居民一起的社區討論和工作坊,成為培力居民共同參與行動、提升在地能力的重要機制,並搭配節慶活動過程中來展現和凝聚在地認同,同時也成為許多創新實驗性活動的行銷展示機會,進而成為群山市發展「可再生城市」計畫(物質、能力、經濟、全球夥伴的串連運作)的根基。